舍证从病与舍病从证
临床上也有少数这样的情况,即病与证从表面看是矛盾的,或者在处理病与证的方法上看来是矛盾的。但总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别,需要作认真深入研究,辨别真伪并看最终的疗效,就能明确何者是现象,何者是本质。
舍证从病:慢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增殖型、混合型在中医传统,都是按脏腑辨证,归属于肝、脾、肾三脏的表现为多,但按此论治,在消除蛋白尿的效果方面收效甚微。通过对其病理的了解是以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致管腔狭窄,并有纤维蛋白栓子的阻塞等变化。研究发现以较大剂量的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热凉血,疏通微循环,使增生性病变软化或吸收,开放废用的肾单位,使得消除蛋白尿的效果大为提高(对于有氮质潴留的无效)。这些慢性肾炎的病人并无明显瘀的现象,但有瘀的本质。当然,瘀是其基本矛盾,但也不能忽视脏腑的见证,也要根据各人发病的个性,配以健牌或益肾,调整全身机能予局部病灶恢复创造条件。
舍病从证: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西医采取各种止血的药物并无定则,由于陈旧血液停留,于是大便隐血转阴时间长,吸收热较多,往往还有轻度氮质潴留,但西医并不愿意用泻药以去除陈血,唯恐激动胃肠溃疡引起再出血。从中医辨证则不然,呕血是胃火旺而上逆,黑便是瘀血内留,瘀血不去则胃中之热仍可上逆。于是我们仿三黄泻心汤(此处泻心即泻火之意)里选用生大黄止血不留瘀的含意,采用止血逐瘀法,舍病从证,设计了白芨、生大黄各五分,每口吞服二至三次。在上消化道出血均有胃肠钡餐检查证明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19例采用止血逐瘀法与对照组(西药止血)16例比较,止血逐瘀法既达到迅速有效的止血目的,又及时排除了瘀血,大便隐血转阴时间明显缩短,有助于临床对出血是否继续的鉴定,并减少了瘀血所致的吸收热和氮质潴留。
辨病与辨证是否结合得好,其中取舍的关键,必须判断何者是主要矛盾,何者是次要矛盾,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等关系,所以在结合的过程中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今后以大量的实践结果来证实,所以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
(三)辨形态与辨功能相结合
《内经·五藏别论篇》曰“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此段经文所言似乎与管道形态及蠕动功能有相类似,因此有“脏病多虚,腑病多实”及“六腑以通为用”之说。不少医者应用此理论,对五脏病证多从补益着手,对六腑病证多采用通腑攻下法则,用于急腹症的中医非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病证。
在临床实践中沈老师发现中医所言五藏六腑从功能态到病因病机,与西医脏器形态、生理特点、病理变化有不少相类似之处。以胃为例,胃是一个中空可以盛物的管状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的生理特性,与西医的近端胃(胃底和近端胃体)呈持续的紧张性收缩,具有接纳食物和调节胃内压的作用,而远端胃(远端胃体、胃窦和幽门)为蠕动性收缩,有推进、搅拌和碾磨食物的生理功能相吻合。胃的生理契机关键在于“通降”,使食物顺利下行,这与西医重视胃动力学又有相似之处。一旦遭受邪气(如幽门螺杆菌)干扰,通降调节功能失调(括约肌松弛),使食物或胆汁返流,表现为上腹胀满、纳呆、嗳气、返酸、泛噁等征象。对于治疗中医采用“通降”法则,西医加强胃动力功能,二者均以“通降”为目的。沈老师根据中医的脏腑功能特点及利用西医管道形态学特点,认为管道组织必有流通或排泄的功能,一有病变会有堵塞,以致逆反的现象。由此提出凡具有管道形态所发生的病变,其治疗原则以通为用的学说观点,这一观点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印证,有效地提高诊治水平。
在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病证中,沈老师认为呼吸系病证其病位在肺,发病环节在于“气道通气功能受阻”,而解决气道通气功能是治疗呼吸系病证关键所在,中医的宣肺的治法就是“疏通”的一种形式。宣肺气包含二个含义:一则调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功能,从而改善气道通气效应;另则清除管道障碍物,控制炎症细胞浸润,消除水肿,引流痰液,保持管道畅通。常用麻黄、枳实、前胡、全瓜蒌等宣肺药来调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功能,从而改善气道的通气效应。用鱼腥草、开金锁、四季青等清热解毒药物,目的在于减轻气道炎症,消除管壁肿胀,减少分泌物渗出,缓解和防止气道狭窄,从而清除管道障碍物,使气道保持通畅无阻,改善通气功能。
在治疗急、慢性尿路感染或肾病等泌尿系疾病过程中,沈老师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始终不离“以通为用”的治则,认为泌尿道犹如下水道,必须经常保持通畅,所谓‘流水不腐’,因此“通利”是治疗泌尿系疾病一大法则。常用地锦草、车前子、石苇、六一散等,这些药物既有清热消炎效应,清除管道的障碍,保持管道通畅,又能使邪有出路。
在治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性胃炎、胃窦炎等消化系疾病中,沈老师认为上述病证均以管道形态,自上而下蠕动,从而保持管道畅通,一旦遭受邪气干扰,就会产生逆向蠕动,胃气上逆。因此“通降”为治胃病的基本原则。临证常选用旋复花、陈皮、佛手、苏梗、陈香橼皮、枳实、青皮、莪术、槟榔等药。
沈教授遵古训,不拘泥于一方,灵活变通,在“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影响下,提出“管道形态病变,以通为用”的学说观点。这一学术观点实际是辨形态与辨功能相结合的方式的具体体现,而从辨形态到辨功能是在辨病与辨证、宏观与微观辨证的认识上的又一次印证,进一步拓宽中医辨证论治的视野,丰富了中医的治则,为中医定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