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

沈自尹院士学术思想(四)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1.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宏观辨证,是中医的长处。微观辨证,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技术检测的微观化的指标来认识与辨别证。在医疗上,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加以分型论治,并引入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就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为例,从前中医按宏观辨证,认为这类患者是气血两虚,一般都用大补气血的办法治疗,可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当从西医辨病的角度,了解到再障的微观病变是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碍,联系到中医“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血同源”等理论,改用补肾方法后,疗效确实有所提高。

事实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又如,免疫性不孕症是女方在体内产生对抗男方精子的抗体而不能怀孕,这种免疫功能异常从微观辨证所见,是与中医理论中肾阴虚火旺相对应,按理应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但这些患者在宏观辨证却并无肾阴虚表现,相反多属肾阳虚表现。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一致的时候,有时需舍证从病,有时需舍病从证。对免疫性不孕症患者舍证从病,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可使80%患者因免疫异常而产生的抗体转为阴性,从而可以怀孕。

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大量临床实践,从各个系统疾病的现代医学检查所见与中医宏观辨证所见相互参照,时有取舍,丰富了对疾病的全面认识,使得治疗的观念和收效更胜一筹,并为在新世纪里不断攻克世界性难治病打下了基础。

2.注重微观辨证  防止疾病传变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治未病包括二个含义,一则未病先防,一则既病防变,前者是要防治疾病的发生,后者是要防止疾病的传变与发展。沈老师根据截断扭转的治则,截断传变途径,依据微观辨证方法,消除疾病的隐患,防止疾病传变。在临床上可见有些疾病尚未有明显中医“证”可辨,但体内已存在“证”的隐潜性的变化。隐潜性变化可通过实验室客观指标体现,这就预示疾病发生的可能,因此采用微观辨证方法,改善客观指标来消除疾病的隐患。沈老师根据疾病演变的规律,注重实验室客观指标变化,采用超前治疗手段,防治哮喘季节性发作、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病、脂肪肝、肾病、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等病证方面积累丰富临床经验。

在哮喘防治研究中,沈老师发现有肾虚或无肾虚哮喘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低下改变,前者较后者为重,肾阳虚者更为显著,说明无肾虚哮喘患者的肾上腺皮质低下类似肾阳虚隐潜性变化,其发展趋势为肾阳虚,故仍属肾阳虚范畴,然又根据所观察到隐潜性变化的客观指标,采用温补肾阳方法,使哮喘季节性发作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治疗慢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中,沈老师认为慢性肝病或脂肪肝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其发展趋势为肝硬化。肝硬化病理是肝细胞纤维化。中医将肝硬化归属于癥瘕积聚范畴,而癥瘕积聚的形成主要为气血瘀滞。临床上虽有部分患者无血瘀证候表现,但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血粘度增高,“B”超提示肝内光点增加或增粗,门脉增宽,或脂肪浸润等,这一系列的现象提示患者的机体内已存在隐潜性血瘀证变化,因此加强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主要环节,其目的为防止肝细胞纤维化形成。为此沈老师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活血化瘀的桃红四物汤或下瘀血汤加减,或配当归、桃仁、丹参、地必虫等一、二味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可见部分患者在实验室指标改善的同时病证亦得到缓解。

在治疗肾病时,沈老师曰:“慢性肾病发展的趋势是肾功能衰竭。且认为肾气虚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病机,如单从“肾气虚证”辨治,在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方面收效甚微。如结合西医对其病理认识是由于长期炎症浸润导致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致管腔狭窄,并有纤维蛋白栓子的阻塞,同时肾局部组织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使机体内清除废物能力下降,有害毒素不能有效排出,进一步损害肾组织等变化。虽然其临床并无明显瘀证的征象,但从其病理机制来分析其有瘀证的本质”。因此在益气补肾法的基础上加活血化瘀药,目的是改善局部血循环,使肾功能恢复。临证沈老师善用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或益肾汤加黄芪等药物调治,能有效地控制尿蛋白流失,改善肾功能,使部分患者得到康复。

沈老师对尚未有明显中医“证”可辨时,注重微观辨证,以防疾病的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患未然;对已发生的疾病始终注意疾病转化的倾向,采用宏观与微观辨证方式,防微杜渐。